李建军,男,副教授。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担任2014级资源循环1 班班主任。2014-2015学年班主任考核优秀。在第二次担任新生班主任之际,李建军老师将第一次任职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归纳整理,调整改进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思路,形成了一套较清晰的治班理念。
材料学院2014级优秀班主任李建军(图片来源:材料学院)
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大学四年是对人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阶段,大学新生只身走进大学校园,多数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做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学生在刚入学时的迷茫困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困难,都需要班主任的疏导和帮助。为此,李建军老师主动利用晚自习、寝室走访、参加集体活动等各种机会与学生接近,进行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力求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一年时间里,李建军老师同班级的每位学生的交谈次数都达到三次以上。有的学生比较腼腆,不喜欢面对面交谈,李老师就跟他们通过电话或网络交谈,成了无话不谈的“网友”。
积极向上的班风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
李建军老师认为,良好的班风是多数学生能健康发展的最有力保障,学生要在能保证学习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坚持多元化发展。在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交流中,李老师倡导“学习好光荣、能力强光荣、多才多艺光荣”的理念,为此,他从多方面着手培养积极向上的班风。李老师协助班级辅导员进行班干部的遴选及培养,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协作能力。他向学生们强调,作为一名班级干部要能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奉献,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学习和工作上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了纠正少数学生的自由主义倾向,李老师加大了对晚自习的考勤,坚持到班听课,逐渐培养出一支积极向上的班级队伍。
内化学习动力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习动力不足是困扰大学生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容易被周围事物“诱惑”的原因基础上,李建军老师本着“引流胜于筑堤”的理念狠抓班级学风建设。
解答专业困惑。大一新生刚入学,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疑问,问题集中在专业主要学什么?将来可以怎样发展?做什么工作?不解决专业上的疑惑,学习的内在动力很难形成。为此,李建军老师抽时间收集资料,准备了专题报告,随后又有针对性的召开了几次班会,重点介绍了资源循环专业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发展前景、材料学院资源循环专业的特色和将来的就业前景。
鼓励多元发展。李建军老师剖析了学生可能的多种发展方向:深造学习、就业、创业等,从而引导学生向“学霸”型、专业技能型、合格加特长型等不同方向发展。从而使不同发展目的的学生都获得了学习的动力。
强调生涯规划。李建军老师召开多次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并结合自己人生目标制定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目标及实现步骤。大一上学期李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上交《大学生涯规划书》。在大一下学期,李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重新看看自己的规划书,进行调整。在李老师的引导下, 70%的同学修改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这些规划是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撰写的发展路线图,因此对自我的学习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可以端正学习动机。
狠抓晚自习秩序。李建军老师在晚自习课堂上,观察到有些学生“身在教室心在外”,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因至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李老师对学生的晚自习进行了规范,规定除了保质保量出勤外,在上课期间不准看手机、戴耳机。对于一些需要动手的课程学习,倡导学生们打开草稿本,动笔学习。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是避开“发展陷阱”的关键
李建军老师发现,到了大一的第二学期,一些学生为了学外语、查资料和娱乐,把电脑带到了学校。开始时使用电脑比较有节制,只是做完作业后打开电脑短时间上网和娱乐,后来个别同学就失去了控制,长时间玩电脑、特别是玩游戏,上课迟到、作业不写、甚至旷课。于是,李老师及时与有电脑特别是网络的同学谈话,并召开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主题班会,与学生探讨使用网络的利弊,正确引导学生趋利避害,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而不是做网络的奴隶。并与辅导员联合开展集中查寝,从外部给力帮助学生纠正网络沉溺。一段时间后,学生使用网络逐渐趋于理性,成功跳过了很多大学生为之折翅的陷阱。
通过一年的努力,2014级资源循环1班在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两学期总评排名年级第二;形成了稳定的“学霸”团队,在年级成绩总评排名前十名中有四人;在校院组织的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集体类奖励十一项,其中校级四项,个人奖励三十多项,其中校级奖励十多项。
真情和付出总有回报,李老师的工作得到了班级全体学生的认可,他们把李老师当成了知心朋友,有困难、有问题会坦诚向李老师请教或征求李老师的意见,节日则送上温馨的祝福,而李建军老师也收获了三十六名青年学生的成长。
(撰稿,核稿:学生处 王冰洁 材料学院 储兆晶,涂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