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咨询>>心闻动态>>正文

 

依托课程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涵
2014-03-18     (阅读数)

近日,学校组织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备课会。会上,任课教师展示了自己上课的课件,介绍了上课流程及讲课的重难点等,大家对如何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充分研讨。从2011年起学校积极相应国家要求,在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在高年级开设了相关选修课程;依托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

打造专兼结合工作队伍

王青华,教育学毕业,2012年申请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备课后,获得了任课资格。但是她在13年9月开学初,还是十分担心,怕自己上不好课。在上课前两周,学生处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在备课会上,王青华认真听取了其他任课教师介绍的每一个章节的重难点及上课的方式经验,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对即将开始的课程,用她自己的话说“有把握多了”。

课程开设后,学生处先后聘任了有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教师担任授课任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也由原先的2名专职咨询教师扩展到了专兼结合的16位教师组成的工作队伍。这支工作队伍不仅在课程建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外,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担任兼职咨询工作,并在课下与所教学生积极互动,推广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的初发心理困扰。这支队伍年轻充满活力,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学习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正能量。

心理咨询与教育相结合

从2009年起,姜松梅老师就开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担任兼职咨询工作。一直以来困扰着她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来访者咨询的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心理常识的误解。比如很多来访学生的问题是担心自己晚上做梦会干扰自己的睡眠质量。姜老师介绍说,其实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3-4个梦,而且做梦对我们的记忆整理及情绪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旦明白了这一常识后这些学生的困扰就不存在了,但是这些常识没有得到普及。还有一些学生真实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但由于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讳疾忌医不愿走进心理咨询室。

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一直困扰姜老师的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心理健康的常识,对原本他们看来神秘的心理咨询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从心底里给予了接纳。这种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重点干预相结合后,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真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严抓课程教学各环节

2011年课程开始实施之时起,学生处就十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以精品课程的要求打造该门课程,严格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在一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出版了适合我校理工特色及学生实际的课程教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在每学期开始上课前,组织集体备课会,让教师之间充分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开始后,要求任课教师互相听课,学习别人上课的长处,互相提意见,沟通提高。学期中间,学生处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大力推广案例教学,为教师提供各种案例,让学生探索寻求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经验,体会实际中出现的一些事件的处理策略,使学生将案例中获取的经验用于实际生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信息、网上留言及给教师发邮件等任何方式,与任课教师直接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积极鼓励支持任课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考试,并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培训、交流等活动,全方位提高师资质量。

在学生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测评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连年测评的平均分数都在91分以上。在学生处进行的课程评价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认可老师的教学方式,同学们普遍认为任课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认为他们在开展教学中,能熟练并恰如其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较广。课程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形成教学科研实验平台

2012年,依托课程平台,积极申请建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建成沙盘室、团体活动室、情绪调节室、心理测量室等一系列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器材丰富了学生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会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这些实验器材还应用到心理咨询工作当中,大大提高了咨询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课程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上一条:凤阳县小岗学校留守儿童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下一条:在体验中快乐 在互助中成长——2013级心理委员培训掠影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部)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管理员:王冰洁 电话:0554-6668147
电子邮箱:xsc@a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