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提出的开展“百名辅导员访千家”活动的号召,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安排,在2012年7月中旬开始历时1个月陆续开展“行千里访百家”家访活动,着重对学院“双困”学生进行了家访。
就读于物联网工程2011-2班的徐敬坤同学,家住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郭王村,徐敬坤一家5口人,父母都在家务农,他和姐姐徐媛媛在去年同时考上了大学,此外家中还有一位年愈八旬的老祖母,家庭经济较为吃力。经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徐敬坤入校不久就被认定为贫困生,并顺利享受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在家访中,徐敬坤父母骄傲地展示了姐弟俩从小学到高中所获得的各种奖状,并热切地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以及专业前景。通过辅导员史蕊老师的情况介绍,家长了解到在过去的一年徐敬坤学习努力,成绩优秀,担任学生干部,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父母十分欣慰。


在信息安全2011-2班李宁同学的家访中,辅导员史蕊老师重新对这位在校多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不及格的同学有了认识。该生本身有很多优点,直爽、诚实、热情,有一颗上进的心;但其性格过于执拗,进入大学后,受到了一些不良思潮负面影响,思想懈怠,沉迷网游,觉得读书无用。在与其母亲沟通后,辅导员与家长对症制定了一套教育方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李妈妈高兴地接受了辅导员的建议,感叹地说道:“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嘛,我们这么辛辛苦苦的都是为了他们”。

20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杨响同学,家住怀远县河溜镇大成村,该生父母务农,家庭环境较为贫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田显成与家长进行亲切交谈,辅导员潘丰老师向其父母详细汇报了学生的在校情况,对于家长关心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解答。

2010级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专业崔帅同学,家住怀远鲍集镇张姚村,通过家访了解到其父母依靠务农,供养87高龄的奶奶,负担兄弟两人的大学开销。该生假期去慈溪打工赚取生活费。辅导员刘训强老师向家长介绍了该生的在校表现及现有的贫困生资助政策。

2010级信息安全专业的宗宇同学,淮南大通区上窑镇云南岗村人,姐妹三人都是大学生。为省钱,宗宇一入校就办理了走读,每天骑车上学。这个假期宗宇并不在家,在外打工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以缓解父母的经济压力,比同龄的女孩子多了一份担当。辅导员刘训强老师向家长介绍了该生在校的良好表现,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感到十分骄傲。

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鲁德文同学居住在谢家集许桥村。辅导员刘训强老师对于该生的学习学校情况同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双重努力进一步提高该生的成绩。

2012届毕业班的辅导员胡彪,也利用假期对已毕业的“双困毕业生”进行了电话家访或本人跟踪随访,了解他们的现在就业、生活情况,并积极帮助部分同学办理档案查询、户口转移、改派等相关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此次“行千里访百家”家访活动,历时一个月,足迹遍布淮南、淮北、怀远等各地,共计行程千余里,走访、电话家访学生、家长及其亲朋百余人次,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目标。在家访中,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并积极详细的向家长介绍了学生的在校情况,认真解读学校和政府的相关学业管理规定、各类资助政策、申报条件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政策。
在家访中,家长们纷纷表示几个没想到:
“只知道小学有家访,中学有家访,没想到安徽理工大学也有家访……”
“只听说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没想到安徽理工大学老师给学生‘送礼’”
“只听说大学老师有学问,没想到安徽理工大学老师这么年轻、这么负责”
“有亲戚考大学,我们还要他们考安徽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