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论坛>>正文

追求卓越育优秀人才 促进和谐建温馨校园--辅导员“学风建设”论坛材料之十四

2013-03-04 16:30     (阅读数:)

    要做学生满意的辅导员就需要“做人梯、化春蚕、当蜡烛”的精神,就需要用自己的知识、汗水和劳动帮助引导我们的学生全面发展。

    充分认识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国内国外的巨大风险、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工作内涵外延的拓展决定了学生工作的重要地位。

    党中央十六号文件是指导我们做好学生工作的纲领,这份文件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第一次用“六个结合”表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三支队伍”的概念;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五个结合”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第一次用“四以”、“四深入”表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重点应加强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我们要高举伟大旗帜,培育优秀人才,突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紧跟党的步伐,宣传党的理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适应发展需要,整合教育资源,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丰富性;要突出教育重点,实施分类教育,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追求卓越,科学管理。学生辅导员要狠抓学风建设,将学生管理内容制度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优秀人才;在学生奖助勤贷免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公开,便捷高效有序,将学生管理的程序规范化;明确管理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进一步推进学生管理方式的民主化。通过将各项工作科学化管理,实现管理育人。

    扶贫济困,帮扶育人。学业困难、家庭困难的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学生帮扶工作十分重要。在工作开展中需要双管齐下,即将物质、学业帮扶和精神激励双向互补,使得帮扶工作可以稳中出新;认真执行各项政策,做好双困生的调查工作,完善双困生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双困生电子档案。将工作落到实处,为双困生排忧解难,实现帮扶育人。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

    教育管理对象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中已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离开父母后缺乏生活独立性。学生存在思想状况复杂、个性独立的问题,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不能很好的处理,因此辅导员需要重视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及时疏导。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丰富,自立意识较弱,因此加强对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

    教育观念及教育管理职能的变化。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职能也在发生着变化。教育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灌输为主向引导为主转变,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辅导员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对学生的教育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教育管理方法的转变。在教育管理方法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同时应加强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很高,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利用当前网络资源做好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值得大家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值得思考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重点,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合情、合理、合法的管理逻辑顺序;如何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体现教育公平,在贫困认定中实现“早期介入”;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协作全程开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 安徽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部)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管理员:王冰洁 电话:0554-6668147
电子邮箱:xsc@aust.edu.cn